跳至內容區

取捨間

  • 首頁
  • 關於

分類彙整: 書籍評論

數位時代的警鐘:《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

在我點開臉書或者instargan時,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被這些平台所控制,他們要求我們不斷餵養新圖片或新訊息,而繼續閱讀 “數位時代的警鐘:《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

分類:Bowie10 九月, 202011 九月, 2020發表於書籍評論標籤:科技社會,群眾,韓炳哲,公共性留下一則評論 在 數位時代的警鐘:《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

皺褶的德勒茲:《分裂分析德勒茲》

關於德勒茲,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他的哲學運動,而不是清楚的理解他的哲學體系。近來楊凱麟出版的《分裂分析德勒茲》則將繼續閱讀 “皺褶的德勒茲:《分裂分析德勒茲》"

分類:Bowie15 一月, 201815 一月, 2018發表於書籍評論標籤:非人哲學,德勒茲,楊凱麟留下一則評論 在 皺褶的德勒茲:《分裂分析德勒茲》

藝術的美學平權

這陣子這部落格突然人氣爆增,因為〈美學與品味的侷限:談談三組爆紅攝影展〉這篇文章,似乎引起不少人關注。這也讓我繼續閱讀 “藝術的美學平權"

分類:Bowie26 五月, 201626 五月, 2016發表於當代藝術,書籍評論標籤:當代藝術,藝術力,藝術哲學,書籍評論藝術的美學平權 有 5 則迴響

藝術跟商業的弔詭關係:《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為什麼是藝術攝影?這是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教攝影的L繼續閱讀 “藝術跟商業的弔詭關係:《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分類:Bowie14 五月, 201610 七月, 2016發表於書籍評論標籤:現代主義,藝術攝影,商業機制,後現代主義,書籍評論藝術跟商業的弔詭關係:《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有 2 則迴響

今日攝影

台灣討論當代攝影的書並不多,除了《這就是當代攝影》、《當代攝影的冒險》外。其他書都就是偏向形式美感或者拍照技巧繼續閱讀 “今日攝影"

分類:Bowie23 一月, 20161 二月, 2016發表於書籍評論標籤:當代攝影,攝影書留下一則評論 在 今日攝影

主體與他者「之間」:苗之珊 《寫作計畫》

「這是一個各種不協調的文本,我們並不知道那些元素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不知道為什麼是以這種方式組織起來。」201繼續閱讀 “主體與他者「之間」:苗之珊 《寫作計畫》"

分類:Bowie14 一月, 201614 一月, 2016發表於書籍評論標籤:苗之珊,書籍評論留下一則評論 在 主體與他者「之間」:苗之珊 《寫作計畫》
取捨間,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 追蹤 已追蹤
    • 取捨間
    • 加入其他 86 位關注者
    • 已經有 WordPress.com 帳號了?立即登入。
    • 取捨間
    • 自訂
    • 追蹤 已追蹤
    • 註冊
    • 登入
    • 回報此內容
    • 在讀取器中檢視網站
    • 管理訂閱
    •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