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台灣敘事:鄭亭亭《寂寞星球台灣》

圖片來源

原文刊載於 現實的危機 III:亞洲當代攝影展

台灣,這個亞洲小島,是如何被以英文為主的西方媒體再現?如果說有許多外國人是透過傳媒來認識台灣,那麼旅遊雜誌等媒介是如何中介台灣?台灣的形象到底是如何被建構的?

擅長運用文字、語言與圖像,挖掘文化關係與刻板印象的藝術家鄭亭亭,透過2013年的作品《寂寞星球台灣》探索著台灣印象是如何被西方傳媒形塑。該計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西方人如何用「文字」描述台灣,另外則是他們如何用「圖像」再現台灣。

文字敘述的台灣

踏入《寂寞星球台灣》的展場,可以看見一排排關於台灣的文件,在這些文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某位讀者/作者塗改、畫重點與詮釋的「痕跡」。這些痕跡都在標誌著乍看客觀文件的「不中立」。如果我們細看文字內容,可以感受到文件中詮釋台灣的文字並非是固定不變,而是隨時代脈絡而不斷流變。

事實上,這些文件是鄭亭亭搜集1987到2001年間出版的旅遊書籍Lonely Planet,並且再次詮釋創作。內容主要來自美國作家Robert Storey為Lonely Planet所寫的五個版本,而鄭亭亭也透過對照各版本的差異與修正,探索著台灣在文化、政治與國際定位上的轉變。比方說,關於台灣的描述,早期旅遊書的版本是用「中國」,後來才改成「台灣」;或是「東方」變成「亞洲」再變成「台灣」的描述等。這些字的修正看似假裝西方媒體的政治正確,但其實還是充滿對於台灣的刻板印象,只是這些印象隨著每個時代而有不同的用詞變化。

圖像拼湊的台灣景觀

除了文件描述外,展場還有一幅藉由各個不同來源的影像拼接出來的「台灣山景」。相較於西方的文明景觀,這副「台灣山景」蘊含著雲海、唯美、自然等沙龍元素的異國情調。

這些圖像其實是鄭亭亭在英國留學時於該地圖書館搜集各種關於台灣的旅遊書,並且掃描當中蒐錄的圖像。巧妙的是,這些關於台灣的旅遊書中大部分都是用「山景」來代表台灣,而鄭亭亭則試著透過山景拼湊西方人對台灣的印象。換句話說,這些圖像建構出的台灣山景充滿著西方人對於台灣的刻板印象。

透過《寂寞星球台灣》,我們也進一步思考西方世界是如何形塑台灣的印象。這些乍看中立的文件、圖像與旅遊書等關於台灣的「知識」,都必需要經過西方媒體的中介,而這中介也隱藏著許多不可見的權力與意識形態。比方說,Robert Storey這位美國作者就是代表引介台灣知識的權威。不過,明明台灣人也可以藉由英文引介自己,為什麼要透過這位美國作者代表台灣的知識呢?

圖片來源

台灣的再現侷限

在我看來,許多台灣人都想區隔西方所想像的台灣,他們想證明到底台灣該長怎樣,進而再現某種號稱本質的台灣。但鄭亭亭的操作策略並非單純運用攝影或文字去再現台灣,證明台灣人眼中真實的台灣到底是如何;她更多是揭露整套關於台灣如何運作與傳播的機制。

如果鄭亭亭又遵循傳統手法,再次再現台灣,那麼她很容易又落入了西方設定好的機制,並將其圖像或文字收編到既有的框架。所以,《寂寞星球台灣》的運作方式絕非排斥「西方形塑的假台灣」,追求「台灣人眼中的正港台灣」;她的操作策略更多是以自身觀點融入西方知識框架,進而解構「知識運作的過程」。所以這些乍看西方、文明、理性、客觀的形式,其實充滿了鄭亭亭個人的詮釋與觀點(其實Robert Storey看似客觀的描述也是充滿西方主觀的觀點)。要言之,她不是將台灣固定成刻板印象;她更多是透過潛入西方的文件,讓台灣的概念運動起來,轉化成辯證過程。

為什麼說追求正港台灣描述或圖像很容易誤入西方陷阱?因為這樣容易陷入「自我東方化」的困境——把自己給他者化,變成某種文化符號進而套進異國情調的表面想像。相較來說,鄭亭亭跟西方知識「共謀」的策略,則穿透文化表面,深刻進入知識運作的權力結構。因此,她的作品雖然關於表面的刻板印象,但她不只停留於表面,而是批判著背後不可見的知識權力與偏見。

更重要的問題是,到底誰可以「再現」台灣?是西方人?亞洲人?還是台灣人?事實上,再現的邏輯背後永遠有例外,所有媒介都經過一套意識形態,過濾掉不要的資訊同時篩選出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訊息。所以經過媒介的再現都會被扭曲,並沒辦法等於真實。因此,重要的不是「真的」或「被想像的」台灣的問題;而是部分人(無論是西方或台灣人)的想像都沒辦法代表整個台灣群體,事實上台灣參雜著各種歧異與難以整合劃一的特質。

重新問題化的台灣

相較藝術領域中以視覺奇觀為主的作品;鄭亭亭的操作方式冷靜克制但又不失批判情感,她並非提供視覺感官的刺激,而是將作品作為索引去讓觀者思考更不可見的權力、結構與再現的問題。

她不是提供一個台灣為何的答案,而是將台灣重新問題化,重新以一套動態又辯證的方法解構西方的檔案,賦予這些檔案新的觀點與視角,重新構成台灣的方法。而《寂寞星球台灣》這部乍看是Robert Storey的台灣敘事,也被鄭亭亭給重新占用,進而改造成「另類的台灣敘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