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品味與侷限:談談三組爆紅攝影展

dsc00132_20160318_1538420799.jpg
《Flowers Series》, 蜷川實花, 取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這陣子在攝影界爆紅的三組展覽,分別是俄羅斯牽手夫妻(Murad Osmann和Nataly Zakharova)、章潔、蜷川實花。他們的宣傳跟行銷都不在話下。另一方面,這三組展覽都跟商業操作極其相關,俄羅斯夫妻是跟珠寶品牌PANDORA跟台灣觀光局合作、章潔是跟艾兒莎,蜷川實花則是不諱言整個展覽本身即商業產物。

此外,這三組展覽的攝影師或藝術家本人都具備明星特質。因此,自然而然吸引許多粉絲朝聖,希望透過展覽更認識攝影家或是拍照打卡進一步證明自己參與過這種文藝活動,在社群網路分享自己接近藝術創作品味。

然而,上述三組活動卻惹起創作攝影界(嚴肅對待攝影創作的人)的不滿。有的人指出,這些都是商業作品,幾乎沒有藝術創作價值。有的人認為,為什麼台灣人只知道這些人,並且附庸風雅的一頭熱,而忽視其他努力在經營純粹創作的創作者。也有的人覺得,這些作品因為行銷策略好,所以才會有如此的人潮,至於作品本身則沒什麼值得欣賞。換言之,我們可以注意到,藝術創作者基本上對這種行銷為主的「藝術」很不以為然,甚至冷嘲熱諷。

有趣的是,大部份對這些展覽「發難」的都是攝影創作者,鮮少看到一般大眾發聲,一般大眾會說的也是「好美」之外別無他物。此外,這些發難的創作者不管怎麼認真創作都很難有這麼高超的人氣跟媒體曝光度。當看到這些作品,在藝術脈絡上沒什麼突破、唱老調、藝術商品化等等,但卻吸引到那麼多人氣時,自然會心生不平,同時嘲諷那些附庸風雅的觀展者。換言之,那些純粹創作者認為,一般大眾欣賞藝術是被「包裝過後的形式」吸引,而不是作品的觀念本身,所以自然而然的感嘆台灣觀眾藝術欣賞能力貧乏。

然而,這個感嘆本身,將樹立菁英文化跟大眾文化的對立。也就是說,這些藝術創作者是有文化素養,並且具有藝術鑑賞品味,知道什麼是「好的」作品,什麼是「壞的」作品。一般大眾則是沒有文化素養,只會跟風,沒什麼思辨能力,是商業行銷所驅動的被動觀者。

但事實上,藝術領域內部也有商業化問題,並非只有這些很商業的展覽才那麼不堪。其實,純粹的創作展覽也避免不了藝術商品化的趨勢,更甚至有些創作者純粹為了賣錢而創作,只是偽裝自己遺世獨立的清高姿態。相較這些偽裝但事實上是市場取向的作品,我覺得這些直接就被認定是商業的作品更為誠實。所以,其實菁英跟大眾文化之間總是有模糊地帶,他們並不是那麼清楚的二分。不過,這些商業包裝的展覽確實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

d1727459.jpg
取自PANDORA

藝術商業化的不可逆趨勢:蜷川實花

首先,高雅藝術在全球化的狀態下逐漸商業化,最明顯的莫過於日本藝術家村上隆,他甚至擁抱整個商業體制,離開原本藝術為創作者理想服務的老調,進而擁抱藝術商品化,以及資本主義的全球市場。蜷川實花雖然沒村上隆誇張,但她走的路線也大抵如此,畢竟,藝術家也要賺錢過日子。

因為,走老派堅持自我風格的藝術通常都沒什麼好下場,被人們所忽略,並且辛苦投入創作都沒有回報。所以,與其默默無名又堅持自我的創作,不如透過「行銷手段」讓自己的創作被更多人「看見」,讓更多人知道「我是誰」。誠如她所說,透過藝術的商品化,普及自己的作品「我的夢想是征服世界。」[1]這是資本主義跟藝術合流的未來趨勢,藝術跟商業將糾結在一起,為商業「服務」,終將被金錢浪潮吞噬而失去藝術的自主性。

徒具形式的美景(人):牽手夫妻

其次,在牽手夫妻方面,則是因為他們之前在instagram上作品《Follow Me To》的高曝光率跟高人氣,吸引廠商邀請他們來台拍照宣傳。儘管他們的作品從藝術史或者創作角度來看都只是攝影發燒友式的影像,缺乏深度思考可能。

台灣清晰的HDR美景,再配上美女的公式可以說一堆商業攝影師在用。有趣的是,這些照片乍看之下就像是棚拍再透過合成風景,因為後面的壯麗風景實在是「美的太假」-HDR的太誇張,儘管透過拍攝花絮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是實景拍攝,但作品「美得太假」的程度實在是過於誇張,所以才會給人棚拍合成美景的錯覺。

這作品在藝術創作的脈絡裡,容易淪入徒具美麗形式,而缺乏思辨內容的批判。從作品本身來看,極具宣傳觀光台灣美景的意識形態,而失去更多藝術創作的可能,或者對於文化的反思。此外,攝影師Murad也提到「必須要有美麗的老婆才能拍」。這也道出了攝影發燒友的現實跟侷限,他們極度依賴外在的美,而不是作者本身的觀念思考,他們被外在的美所束縛,而不是意圖解放影像的多重可能。

不過,我相信他們只是攝影發燒友,而非嚴肅的攝影創作者,只是因為在網路爆紅,所以台灣才會邀請他們。因此,他們自然不會考慮到文化差異或者影像的更多的反思性,反而強調美感與奇觀,藉以達到宣傳的目的。

文青包裝跟乏味內容:章潔

最後,則是章潔的個展,章潔原本就有「在瑪格南工作」的頭銜,再加上外表姣好,以及得過手機攝影大獎。所以,自然吸引許多的台灣粉絲關注。然而,瑪格南的行政並不等於瑪格南的攝影師,儘管他長期跟這些大攝影家相處,但並不代表他的創作就是好創作。

回到作品來談,這次她展出作品也呈現作者本人的旅行隨拍、自拍、城市景觀等。在形式美感上確實有好表現,但觀念卻有待加強,缺乏深刻思維,或藝術的推進,又或者進一步的社會反映。我們可以注意到,作者的文青風采遠遠超過作品本身。大家是衝著章潔的名氣而來,大部份觀眾鮮少針對作品本身討論,除了讚嘆「好美」跟「作者光環」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可能。

綜合上述,如果說俄羅斯夫妻代表的是商業品味跟觀光宣傳,那麼章潔可以說算是文青式的自溺典範,至於蜷川實花則是媚俗的藝術展覽。他們能有如此的高人氣都跟「商業宣傳」密切相關。

品味侷限藝術的多重可能

時至今日,藝術跟商業勾結不需過度嚴肅批判。因為這是資本主義下不可避免的趨勢,再者會間接豎立批判者的菁英品味。其實,明星級的純粹創作藝術家也難以逃開這趨勢(所以有藝廊產業)。但,我認為思想貧乏,跟不斷重複自己過去模式以獲取利益這點將過於限制藝術。因為,這只是將藝術封死在某個品味系統裡,讓一般大眾認為這才是「好品味的」、「美的」創作,而非進一步打開藝術的更多可能。

那麼,上述三組展覽真的那麼不堪嗎?我覺得他們還是有可取的地方,讓我們意識到在這個資本主義全球化社會下,要紅就需要「包裝」。但,同時也讓我們注意到,除了包裝之外也需注重作品的深度,而非只注重包裝而忽略內容。要紅其實不難,套用安迪沃荷的說法,人人都可以紅十五分鐘。

然而,對創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然後呢?」換句話說,持續的藝術思考跟藝術生產,比曇花一現又或者只是不斷唱老調還更為重要。在這個網路時代,只要透過一些「手段」,要紅實在太容易。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繼續創作,帶給觀者更多不一樣的觀點,持續的挑戰自我並內省反芻,這才是紅之外更值得考慮的事。

至於這三組作品是否為藝術?我覺得當代藝術的包容性很大(而非排他性)。此外,在後現代的語境下,也反對過去主敘事歷史的霸道,而尊重多元的差異,因此這些都可算是廣義的藝術作品。然而,這些作品是否是「好的藝術」則有待商榷。好的藝術應該有積極的抵抗精神,以及對當下社會的反思,或者對於現實生活的轉化,而非只是在鞏固美學品味或者作者的明星氣質。換言之,好的藝術解放侷限,致力於藝術的平權,而非鞏固中產階級的美學品味[2]。

如果我們去相關專頁看討論這些作品的內容,可以看到許多人對這些作品提到「好美」。但,除了「美」之外,似乎沒更多的討論空間,更甚至難以引起我們思考的可能,而變成了某種大眾美學榜樣。如果說,這些作品帶給我們什麼積極啟示的話,那就是「藝術不僅只有形式上的美,藝術還有更多的其他可能。」

 

ChineseHerbalBath_ComboWeb.jpg
Chinese Herbal Bath / 取自章潔個人網站

參考資料

[1]蜷川實花  作品介紹

[2]郭昭蘭、劉文坤(譯)(2015)。《藝術力》(原作者:Boris Groys)。台北市:藝術家。

美學品味與侷限:談談三組爆紅攝影展 有 “ 27 則迴響 ”

  1. 沒有人覺得大量的少男少女聚在蜷川實花的金魚和花朵前自拍,讓這個蜷川實花的策展意圖變得非常有趣嗎?(然後隔壁是ㄧ整間她自拍的自拍。)
    我覺得蜷川實花只是一個一直在公開場合裝死的女人,反正多說的你們也不想聽。

    1. 只能說你目光短淺,有評論的時間請多寫點文章。
      這樣一擊脫離有意義嗎?大師。

  2. 1、章潔從不把自己的工作或頭銜當成她宣傳自己的工具
    2、章潔自身的明星特質,她並沒有凸顯或強調,而是在她大學時她就是如此俱有魅力
    3、藝術廣泛不一定要如你所說,要具備發人深省的功能,只要作者把想傳遞的信息傳送給觀看的人那就很棒了
    4、章潔背後沒有你所說的商業包裝
    5、好的藝術不是由你定論,更不是名師說的算
    6、如果你那麼會說應該很多人賞識你作品,因為評論與批評永遠比做還簡單

    1. 謝謝你提出不同的看法。

      感覺你已經認識章潔一段時間,並早就發現她極具個人「魅力」、而且是「自然散發」、完全「沒外在包裝」。不過,難道這些檯面上的藝術家或明星也都是與生俱來獨特魅力?有人從小就散發個人魅力,完全沒經過媒體的包裝嗎?辛苦的工作人員、宣傳單位、跟後面整套的商業或藝術機制完全不重要?藝術作品只要有個人魅力就夠了?事實上,我在文章裡有提到,在藝術脈絡創作的作者仍然還是會需要一點包裝、也不避諱包裝(許多藝術家就把包裝過程後設地透過「機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的手段展示出來)。老實說,我也不排斥包裝,但「只偏重包裝」的作品總是讓人失望。

      我並不否認他們是廣義的藝術(嚴肅搞藝術創作的朋友會不喜歡我這樣說,但我相信當代藝術是包容多元的),但難道現在的創作還要搞作者神話般的魅力?不用重視作品的內容嗎?

      你說藝術只要清楚把「訊息」傳送給觀者即可,那其實是「大眾媒體」在做的事(我們每天在接收,打開臉書就成千上萬的訊息),清楚傳達訊息並非藝術目標。我認為藝術有其獨特的自主性,他不只是提供我們訊息,讓我們被動的接受。而是透過曖昧又含混未明的方式,讓我們成為主動的思考者。

      對寫作藝術評論的人來說,評論就是作品,而我也還在持續創作。但,我承認我的評論沒有到真的很創作的階段(比方說歐陸晦澀的文學感)。不過,持續的思考藝術,遠比只是玩味影像形式上的美感還有趣的多。最後,我並不想站在菁英這邊,要樹立什麼標準或規範,或者退回堅守某種品味判斷;我選擇站的是藝術平權這邊,相信藝術還有更多的可能。

    2. 沒錯,人家就是靠個人魅力及才氣由非主流變為主流,也許您比較欣賞讓一般人摸不著頭緒,標新立異的現代藝術吧?

  3. 此篇說法實在有點太偏執了!
    講得稿設計就不能有商業行為一樣,
    其實只要能有一定質量和有創意的作品,又被大眾所接受,也沒什麼不好!
    畢竟在這世界上,能做出自己看得懂又賣錢的東西,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覺得可以批評時下觀展民眾的素質不夠,但講說創作者還要肩負深度涵義和藝術培養的說法,
    實在太強人所難,畢竟每個人喜好和觀念不同,
    就像自拍作品或許不是在討論作品美感,而是在檢視一種社會行為的問題,
    這就看人解讀,別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變成他人的眼光認同,
    否則這篇也只是格式工整和用詞恰當的酸文而已。

    1. 「設計」跟「藝術」的典範並不太相同,不適合把他們混在一起談。而且,我並不否認商業跟藝術的合流呀!在商業裡玩得好的藝術也大有人在!
      https://implicationyi.wordpress.com/2016/05/14/why-art-photography/

      我認同自拍能成為一種藝術創作,比方說Cindy Sherman就透過自拍反映社會文化對女性的建構。然而,這邊提到的作者感覺只是想表現自己,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

  4. 親愛的Sim Po-Yi
    章潔之所以被台灣人知道,是因為她在IPPAWARDS得獎被媒體所報導,這是一個遠赴紐約的女孩在外地努力那麼多年,可能讓別人可以看到的機會,在還沒得這獎之前,章潔自身的作品以經得到許多賞,我覺的你真的應該多做點功課研究一下她的作品在來評論,更何況章潔並未動用任何金錢來請媒體報導包裝,所以你說包裝這點完全不成立,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花錢才會有人願意報導與相信,而章潔這次的個展完全只是作品的分享,如你所說:好的藝術應該有積極的抵抗精神,以及對當下社會的反思,那你應該真心了解章潔正在工作的地方可以挖掘到這些,更以創作這些,真心希望你哪天會明白,不是每個人紅或者很多人擁護就是靠商業包裝堆疊,很多人花了錢會必會大紅特紅,你這觀點應該改一改

    1. 更正:真心希望你哪天會明白,不是每個人想紅都可以靠商業包裝堆疊,很多人花了錢會必會大紅特紅,你這觀點應該改一改

  5. 藝術乃至於攝影
    都是主觀要命的價值

    就算是天才藝術家 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看懂
    或者又讓每個人喜歡

    我情願相信藝術是一個包容的母親
    讓每個人 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境界
    而不只存在於某些時光之中

    我覺得作者可以提出他的論點 很難能可貴

    藝術不可能是完美
    因為是由人去創作出來
    如果完美 不就失去了靈魂 沒有人性了嗎?

    1. 恩恩,說的是
      但我覺的可以客觀評論,而不是果斷的反向批評
      如果真的要評論就應該對被評論者仔細研究,不然這偏評論就只是外表觀感之感覺
      而不是一篇客觀的評論,也失去作者自己本身設定的腳色

  6. 拜讀版大文章.您針對影像部份解析和商業應用部份寫的很完整.但其他可以看出很學院式的論述明顯.
    台灣攝影師大部份還是以美學形式為主.或對器材的沈溺.看婚紗攝影.或風景.鳥類攝影.
    不管怎麼看都希望把作品拍的美感十足…那版大所說的應該是當代藝術中以影像為主的創作者吧.
    不知版大是否自我意識到.台灣學院教育過度智識化造成藝術家在一個論述為主的圈圈中跳不出來.
    所有創作變成一個窄化現象.反效果則是離現實或社會狀態越來越遠.無形中有高(藝術家)低(民眾)之分…那更不用說(創新形式)了.桎梏之下何來創新??
    若說反(思)現實.其實現實狀況中連當事者都不一定正確了.反思只會更脫離主體.那這樣的創作結果意義何在??(現實生活的轉化我認同.或許至少保有客觀性)
    延伸出版大回應讀者說的~而是透過曖昧又含混未明的方式,讓我們成為主動的思考者。在主題或作品過於主觀自溺狀況下.沒有什麼觀眾會成為主動的思考者.
    因為看不懂.有距離.這樣就變成創作者菁英現象神格化.那反之該如何客觀並易懂.讓觀眾成為主動的思考者這才重要吧.脫離現有學院思考.讓藝術確實落實.
    這樣或許藝術還有更多的其他可能吧??
    提到訊息.其實/訊息方式提供正確/.反而能引導觀眾思考作品背後的意含.回應者可能是這個意思…

  7. 謝謝你的回應!簡單回覆你一下

    藝術必定得牽扯到菁英化的問題,尤其是今天的當代藝術更是。但我對那種「菁英-市場」、「主觀自溺」的作品很還好。我們實在必須區分「故弄玄虛、作者崇拜、造神菁英商品化的作品」,跟「打開現實複雜肌理,讓我們重新以嶄新角度面對現實」的差異,很多人以都從對前者的角度以偏概全的來看待後者,但我願意為後者捍衛他們的價值。

    今天我們談到的是「藝術」,而非「新聞、論文、科學實證」(這些可以成為藝術材料但不等於藝術)。藝術作品比較多迂迴曖昧地成分在,觀者在體驗作品時有更多主動詮釋與想像空間,藝術家跟觀者之間是平等的;相反的,那種「訊息正確」的作品反而會將觀者視為被動的無知者,我們需要藝術家/作者/老師來「啟蒙」,在我看來這才是你所謂「精英」的導向(很弔詭!你認為客觀易懂能引導觀者主動思考,但很大程度都是框限觀者的想像空間,變得制式說教)。

    客觀易懂就像是懶人包一樣,失去現實的複雜層次。在我看來藝術家往往將現實那些被人忽略的、不可見的層次轉化出來,這不代表他們特別精英,我更傾向的說法是「平等」(我們往往因為自己被社會規訓的制式感知模式排斥掉某些「雜音」),而不是藝術家比觀者高、厲害、聰明的上對下關係。

    這也是「文創商品」跟「藝術作品」最大的差異。前者如你所說的簡單易懂,後者有更多詮釋的空間。

    藝術作品本來就不是讓人看懂,更多是一些微妙的感受,翻轉我們習以為常的偏見或固化的思維。至於學院精英化確實讓作品在某種程上更離地,但或許也逼迫我們轉換既有習慣,以一種不合時宜的角度來重新認知作品。我覺得學術不學術不是問題,問題是學術成為某種精英或排斥他者的體制才是問題。我並不認為「反智」必然好,很大程度上反智也是落入既有的對立框架(而且反智的作品大部分都像你提到的個人自溺)。我更傾向學術的「開放性」而不是封閉性(話說我也不是專業學術背景就是 )。

    最後,我要再補充一句,今天最接地氣、最生活結合藝術、最簡單易懂、最親民、最跟大眾接軌的東西,恰恰是「文創商品」(請去華山走一圈就知道我說啥)。我們倒轉來看,這些看起來很親民的事物才是真正的菁英體制;相反的,「藝術的曖昧模糊」以及「對既有機制的抵抗」才肯定了真正平權的可能、開啟世界的不同面向,讓那些美美菁英體制排除的他者重新發聲。

    有機會我再寫一篇來回覆你~先簡單回到這樣

    另外,我這篇文章有提到你說的點,可以參考
    影像的崇拜與叛逃:談台北當代藝術館春季三展的影像策略
    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mocataipei-spring-exhibition

    1. 感謝版大回應.
      您提到一個重點.把問題更縮減..其他我認同想法的就不說了..
      版大說~客觀易懂就像是懶人包一樣,失去現實的複雜層次。在我看來藝術家往往將現實那些被人忽略的、不可見的層次轉化出來.
      藝術作品比較多迂迴曖昧地成分在,觀者在體驗作品時有更多主動詮釋與想像空間,..相反的,那種「訊息正確」的作品反而會將觀者視為被動的無知者,
      很弔詭!你認為客觀易懂能引導觀者主動思考,但很大程度都是框限觀者的想像空間,變得制式說教.藝術作品本來就不是讓人看懂,更多是一些微妙的感受,翻轉我們習以為常的偏見或固化的思維。~~
      等等…

      其實版大誤解我說的部份了.或是扭曲了原意…這樣說吧.比如有個作品.再批判競爭力這種心理東西.現實存在的.但競爭力有好有壞(這是一體兩面暫不討論).但作品用(客觀的方式)也用一般人都懂的視覺符號(這樣觀眾可以直接了解作品的線索).來說明競爭帶來的本質問題.但是.因為選擇一般人都懂的符號.相對性作品內涵是引藏的.觀者在第一時間被視覺符號牽動(不會因為看不懂而排斥自然會轉而接受)去思考內容(只要是學生以上人生經驗就很容易看懂都面臨過~競爭力)
      這好處在於~視覺線索清楚易懂(但不同於~直觀).但不告訴作品背後的內容.要主動引起觀眾去閱讀…這在目前沒看過幾個創作是這類手法的.大部份都是似是而非(形式符號第一線索不但沒有造成想像.反而會誤解.誤讀.最後還要靠創作理念文字來修正)的手法呈現…
      簡單說我想說的比較像是普普藝術家凱斯·哈林那類(形式較直觀.內容也親和.但普普藝術目的確明確.不同於現今~文創).但比哈林還有些隱喻性.即是形式有些直接.內容雖隱喻卻能讓觀眾思考也能反思生活現象..簡單說~不要過度自溺的自以為為創作.而忽略觀者本身的感受性.藝術若不修正自身長久以來的主觀性傳統.而真正正視觀眾(當代說的與觀眾思考那也只是自欺欺人)或落於現實的意義.有可能無法前進.不停自我重復.

      至於文創.那只能說.在一切商業為主掛帥下.已經離本質太多了.那也不是我想訴說的部份.版大整個誤解我說的部份.藝術家本身就是弱勢的(不懂行銷.除非像村上隆或南條史生).也不懂商業操作(不然就不需要畫商.自己行銷即可).
      ~今天最接地氣、最生活結合藝術、最簡單易懂、最親民、最跟大眾接軌的東西,恰恰是「文創商品」~其實那也是版大對我回應文字的另一種誤解喔.因為現在不少(一般人)對此現象產生排斥了.文創的學術體系就不說了.公開發言也不好多說.這也是民眾對品質有基本了解與堅持的狀況.但花錢購買又是另一種面向問題.

  8. 哈哈 抱歉我誤會了!因為你的回文讓我有點誤解成你是站在「清楚好懂又沒啥問題」那一端,所以不好意思又重複了你已經知道的東西。

    我大概知道你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當代藝術「講得比做得好聽」以及「作者過度自溺完全不管觀者」。對你來說,有效的例子是普普藝術家Keith Haring。我個人也滿喜歡普普藝術挪用大眾文化所形成的矛盾張力,並模糊雅俗文化之間的界線。

    普普藝術相較起來跟今天當代藝術很多高來高去(很玄)的作品確實親民很多,也比較直觀有趣。但我覺得重點不在於高來高去,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上,有些真的如你所說的重複一些藝術家主觀無聊的感性;但有些確實跟現實有關的打開某種「異質的他者性」,並跟現實產生關係(我承認大部分是前者….後者很難見到,但見到就要好好把握唷!)

    或許,你不要把論述看太重要,主要還是回到作品本身跟自己生命經驗的詮釋上,而且有時候誤讀空間反而能積極打開作品的不同面向。我擔心的不是因為作品太曖昧而產生的誤讀;反而是怕那種太無聊、幾乎沒有其他詮釋可能、政治正確、只有單一面向,只是單純在操作作者崇拜的作品。

    另外,做藝術的話,我覺得別太預設讀者的能動性。重要是把「不可預期」那一面呈現出來,當作品有趣並跟我們生命經驗有關的話我們自然會參與。

    當然,整個當代藝術在普普後早就解放雅俗之間的界線,會大量挪用非常多大眾文化的形式(這些作品重點都不停在形式,而是挪用之後的「轉化」),所以也別擔心會離地太遠~

    1. 版大厲害..問題又更縮減了.
      說的再白話一點吧.我想說的是~藝術因該建立在人們共通(不同人但都是生活中所有)的經驗之上.不是單純的主觀性想像.
      我不否認版大的~失去現實的複雜層次.將現實那些被人忽略的、不可見的層次轉化出來.等它的重要性..
      但目前包括國外大部份藝術家都是沉溺在單純的主觀性想像中(即過度的去思辨自己作品的想像與意圖.別人不易看懂.只有自己懂.可能跟學習環境和自我省視能力有關).這樣無法溝通的.那這樣藝術何用??自然民眾更不買單~
      其實若以版大的~藝術作品比較多迂迴曖昧地成分在,觀者在體驗作品時有更多主動詮釋與想像空間…要做這類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創作理念中做些辨論.和作品形式中做些這個很難解釋請版大推想囉..就可達到.但前提觀眾願意去主動去想(即我說的自我主觀性)..我做過多次實驗觀察.這種東西會讓觀眾一面點頭如擣蒜.因為大家都看不懂.聽不懂.離開展場之後.不但不會反思.反而忘的一乾二淨..
      但作品若建立在人們共通的經驗之上的作品(與版大說的參與社會議題反思不同.作品不是給答案.也不是提問.不是提不同方向標新立異.而是提供一種近乎客觀的訊息線索).在觀展當下就得到震憾.當場就跟創作者做.而非看不懂的作品詢問.這類現在都已經實驗觀察到很煩.而且太明顯了.沒啥好說的了…問題在於創作人是否意識到自身的創作問題?當然評論家不能算.立場不同..
      若像是版大本篇來說.章潔&蜷川實花來說.至少呈現的是共通(視覺感官經驗).在當代藝術不排他性來說.或許是可以成立的.但若以<>的對創作的要求來看.當然不夠嚴謹.但傳統觀念是否重新審視自身茅盾.不足處則見仁見智了.現在這個時代.還在過度關注作品自身那有點距觀眾於千里之外了..

  9. 沒漏字正確文..
    版大厲害..問題又更縮減了.
    說的再白話一點吧.我想說的是~藝術因該建立在人們共通(不同人但都是生活中所有)的經驗之上.不是單純的主觀性想像.
    我不否認版大的~失去現實的複雜層次.將現實那些被人忽略的、不可見的層次轉化出來.等它的重要性..
    但目前包括國外大部份藝術家都是沉溺在單純的主觀性想像中(即過度的去思辨自己作品的想像與意圖.別人不易看懂.只有自己懂.可能跟學習環境和自我省視能力有關).這樣無法溝通的.那這樣藝術何用??自然民眾更不買單~
    其實若以版大的~藝術作品比較多迂迴曖昧地成分在,觀者在體驗作品時有更多主動詮釋與想像空間…要做這類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創作理念中做些辨論.和作品形式中做些(轉換設計)這個很難解釋請版大推想囉..就可達到.但前提觀眾願意去主動去想(即我說的自我主觀性)..我做過多次實驗觀察.這種東西會讓觀眾一面點頭如擣蒜.因為大家都看不懂.聽不懂.離開展場之後.不但不會反思.反而忘的一乾二淨..
    但作品若建立在人們共通的經驗之上的作品(與版大說的參與社會議題反思不同.作品不是給答案.也不是提問.不是提不同方向標新立異.而是提供一種近乎客觀的訊息線索).在觀展當下就得到震憾.當場就跟創作者做(平行溝通).而非看不懂的作品詢問.這類現在都已經實驗觀察到很煩.而且太明顯了.沒啥好說的了…問題在於創作人是否意識到自身的創作問題?當然評論家不能算.立場不同..

    若像是版大本篇來說.章潔&蜷川實花來說.至少呈現的是共通視覺感官經驗.在當代藝術不排他性來說.或許是可以成立的.但若以(傳統)的對創作的要求來看.當然不夠嚴謹.但傳統觀念是否重新審視自身茅盾.不足處則見仁見智了.現在這個時代.還在過度關注作品自身那有點距觀眾於千里之外了..

回覆給霧中風景˙時光的灰燼 取消回覆